欢迎您光临南京党史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导航联系我们
今天是
今天是
学会之声     |     学会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红色印迹
  • 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
  • 来源: 南京党史    
  •     

      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始建于1984年4月23日。纪念馆建筑面积8200余平方米,展览面积近50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由主馆区、挹江门城楼、渡江胜利纪念碑三部分组成。 

      主馆区位于南京市三汊河河口——长江与秦淮河的交汇处,由展馆、渡江战役五前委群雕、渡江胜利广场三部分组成。展馆分两层,外饰全部采用红色石材,象征着红色革命精神永恒。远远看去就如同一艘大木船,寓意为“驶向胜利之舟”。矗立在渡江胜利广场的大型红色群雕——“千帆竞渡”是南京城市的红色“地标”,由49根高度不等的红色立柱组成,共分为六组,拔地而起屹立于长江之滨、秦淮河口,形如数组风帆,又似风展红旗。红色柱体截面为红色五角星,到了夜晚,49颗红色五角星连同49根大型红色立柱在江边闪耀,犹如灯塔一般指引着革命者奋勇向前。 

      挹江门城楼与风景秀丽的狮子山、八字山相连,为一座仿明宫殿式两层门楼,黑瓦雕门,飞阁流丹,古色雅致,是南京重要的当代历史文化遗产。挹江门原为“海陵门”,开辟于1921年。后为使孙中山灵枢顺利送往中山陵,将其扩建为三道拱门,易名“挹江门”。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从挹江门入城的。 

      渡江胜利纪念碑呈双帆船形,碑座为紫绛色船体,白色双帆正中悬挂着一枚直径2.5米,重约400公斤的铜质渡江胜利纪念章。碑座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渡江胜利纪念碑”,背面镌刻毛泽东手迹《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从空中俯瞰渡江胜利纪念碑,船帆为“八”字形,船基为“一”字形,构成“八一”两个大字,寓意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日。纪念碑四周绿草如茵,仿佛一艘航船行进在滔滔的江面上。 

      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展馆陈列以“天翻地覆慨而慷——渡江战役胜利纪念展”为题,以500余幅历史照片、400余幅珍贵文物资料、八个历史场景、数十幅历史绘画和视频演播辅陈,翔实生动地再现了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胜利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展示主题内容由“风雨苍黄”、“天翻地覆”、“人间正道”和“胜利之都”四部分组成,以渡江战役为主线贯穿全篇,犹如一幅壮观的历史长卷和史诗般的交响乐章。由三大战役的胜利、百万大军挺进长江边为开篇;又以雄师过江、解放南京、蒋家王朝覆灭为中篇和高潮;伴随着开国大典的庄严宣告,聚焦定格在南京“胜利之都”成为凝重有力的收篇。展览的结尾处专门开辟了一个独立空间,以视频检索和投影播放渡江战役中解放军烈士名录,让人们缅怀为建立新中国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珍惜今天和平幸福生活。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版权所有:中共南京市党史工作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05004952号-7   支持单位: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 访问量统计: 显示网站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