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溧水区委党史办邀请区委党校音乐党课教师陈灼之,走进溧水区和凤镇张家村村史馆,为党校学员和村民送上一堂别开生面的实境党课——红色歌曲《石臼渔歌》的创作和流传过程。此次党史“七进”活动被《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视频公众号等媒体报道。
《石臼渔歌》创作于1943年春,由新四军战士孙海云作词、涂克作曲。歌曲一经诞生,便很快在苏南部队和群众中传唱开来。抒情优美的歌曲背后是一段风雨如晦的岁月。溧水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任蒋红松介绍,1943年,日伪军在苏南地区实施高频次的“扫荡”和“清乡”,苏南新四军和溧水人民面临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为克服经济上的严重困难,新四军和溧水人民响应党中央号召,掀起大生产运动。石臼湖既是抗日战场,也是生产阵地,军民共同参与捕鱼、垦荒等劳动。《石臼渔歌》歌唱的就是石臼湖水天一色的美景和军民保卫家乡的赤诚。
《石臼渔歌》是溧水的红色记忆,更是溧水传承红色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近年来,溧水区深挖红色资源,打造了红色李巷、里佳山新四军抗战遗址群等一批红色地标,通过文旅融合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书写出动人的乡村振兴篇章。溧水区委党史部门也将深深扎根这片红色土地,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溧水新实践贡献党史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