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欢迎您光临南京党史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导航联系我们
今天是
今天是
党史年表     |     音像之窗     |     网上展馆     |     往事回眸     |     史海钩沉     |     纪念传承
人物研究     |     党史事件     |     学术交流     |     成果荟萃
学会之声     |     学会简介
红色印迹     |     近代遗址     |     纪念场馆
       当前位置:首页>>学习传播>>往事回眸
  • 我在五二〇运动前后的一段经历
  • 发布日期: 2020-05-13 来源: 南京党史网    
  •   盛天任 

     

      19464月,新的南京市委建立,学委亦进行了调整。市委委员王明远兼任学委书记,欧阳仪和我为委员。原属南京市工委、苏南区党委、淮南区党委等系统的学生党员合并组织起来,增强了学委所属党组织的力量。王明远是党的“七大”代表,向我们传达了“七大”精神,带来了“七大”新的党章,我们立即传达下去,组织学习,使大家提高了对党的认识,严格了入党的手续。 

      暑假前后,重庆、成都等地各大学,先后复员来南京。大后方来的学生中有许多党员、积极分子(原属南方局领导),我们利用基督教青年会的关系,在下关道胜中学(现12中)举办了一期学生夏令营,邀请大后方来的一些大学生参加,举行联欢活动,使南京的党员与积极分子,认识了一批大后方来的进步同学,为以后会师做了初步准备。 

      随着临大学生党员的分发和高中毕业生党员的升学,南京大、专院校中有了一些党的力量。其中原临大支部的8名党员进了中大,仍然保留一个支部的建制。金大、政大、音乐院、剧专、东方语专、建国法商学院等院校亦都有党员入学。学委对南京大、专院校的动态,基本上可以了解,但力量还比较薄弱,还不能左右局面。 

      194612月下旬的抗暴运动中,由于当时大后方学生党的关系还未联系上,我们只能处于配合的地位。各校党组织利用这次事件的机会,向周围群众宣传国民党反动派卖国媚外的丑行。其时正值庆 

      祝还都,于194711日、2日晚上举行提灯会,看热闹的群众不少,而2日、3日两天的抗暴游行迸发出的强烈反美情绪,正好冲淡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庆祝气氛。 

      抗暴运动后,各校进步力量得到进一步发展,读书会、文艺社、壁报等社团活动不断活跃。另一方面,社会上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人民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工人中争生存的斗争也此起彼伏。大、专院校纷纷起来,要求增加副食费改善伙食,中大教授会发表宣言,提出教育经费应占国家总预费15%,教授薪金应按物价指数发给等5项要求。中大学生系科代表大会决议,发表请愿宣言,要求增加副食费,支持教授会的5项要求,并决定罢课。音乐院、剧专等校学生纷纷响应,金大学生亦为争取公费,实行罢课。5月中旬,罢课浪潮进一步扩大,各校学生进行了反饥饿大游行,到教育部、行政院请愿,但没有得到结果。党组织当即引导学生纷纷起来揭露,教育经费为什么这样缺少,是因为都用去打内战了,于是提出了“向炮口要饭吃”和“反内战”的口号,很自然地把经济斗争提高到政治斗争。接着,中大联合各校,组成了“南京地区大、专院校学生联合会,’(大学联),决定于20日国民参政会开幕那天,举行大游行,并通电全国大、中城市的大学,要求一致行动。518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公布《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摆出镇压学生运动的架势,但广大学生并没有被吓倒。中大党组织及时研究这一新的情况,并经上级同意,坚持游行决定不变。520日,京、沪、苏、杭16所大专院校学生5000多人,举行“抢救教育危机”大游行,一路高喊“反对饥饿”、“反对内战”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宪警的镇压,当场被打成重伤19人,轻伤104人,28人被捕,造成了五二〇血案。因此,在斗争中又增加了“反暴行”、“反迫害”的口号。斗争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广泛开展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学生运动。 

      五二〇运动期间,学委密切注视各校的动态,王明远差不多每天都来我家一同分析情况、交换意见。我向他提出,中大、金大学生会都提出了“无限期罢课”口号,恐怕不够策略。但苦于大后方来的党员关系还未接上,我们学委在各校里的党员,对此还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要设法赶快接通关系。王告诉我,上面已决定将大后方来的党员同中大“新青社”成员都交给我们领导,但正式关系还未到。他又说,负责他们那边学生工作的领导人卫永清,他可以找到。我们认为,情况紧急,可先去把我们的意见告诉他,王明远去珠江路卫的住处找到了他,卫永清同意我们的意见,由他下去在学生骨干中做了说服教育工作。不久,卫永清的党的关系交来,王明远与他正式接上了关系。此时,中大“新青社”有位同志提出了“休止罢课”的口号,我们认为很好,这样更为主动,就采纳了这个意见。对华北学联提出的“六二”总罢课大游行的倡议,我们就没有响应,改为在校内集会。我们斗争方式的改变,使原来准备镇压学生的军警,无从下手,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损失。 

      五二〇运动后,市委充实调整了学委组织,王明远任书记,卫永清和我任委员(不久,增补沙轶因为委员)。由于五二〇运动中,涌现出大批积极分子,我们就放手从“新青社”社员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壮大了党的组织。在学委下分别成立了大专分委与中学分委,稍后,中学分委又分设男中分委和女中分委,卫永清任大专分委书记,我任男中分委书记,同时分管女中工作,沙轶因任女中分委书记,由我与她单线联系,这样就避免了学委开会时,人多男女混杂,容易引人注薏的问题。 

      暑假期间,鉴于许多大、中学生交不起学费,面临人学困境,学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助学运动,把“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引向深入。8月初,由基督教青年会学生救济会出面,主持筹建了“南京市大、中学生助学委员会”,聘请教育部次长、南京市市长为“赞助人”,并邀请一批社会名流为助学委员会委员,许多大、中学校亦成立了助学委员会。反动当局多方进行破坏,但未得逞。通过广泛宣传,组织发动,8月底,20多个大、中学校学生2300余人走上街头,组织募捐和义卖,深得市民同情,结果募得法币2.23亿元,使2100多名清寒学生都领到了助学金,许多大学生主动退让给中学生领取。通过这次活动,暂时解除了许多学生的失学威胁,也教育了广大群众。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黎明前的战斗
下一篇: 南京“五九”国耻纪念活动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版权所有:中共南京市党史工作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05004952号-7   支持单位:南京市信息中心 访问量统计: 显示网站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