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南京党史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导航联系我们
今天是
今天是
学会之声     |     学会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学习研究
  •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成功的关键
  • 专家畅谈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光辉历程、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
  • 来源: 南京日报    
  •   今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的95岁生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站在历史长河中回望,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的历史,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积少成多,星星之火,逐渐燎原的历史;是顺应民心,获得民心,依靠民心并最终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历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史;是始终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发展壮大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95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光辉历程、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核心作用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历史选择

      党执政的合法性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南京市委党校博士曲洛松:2015年9月9日,王岐山同志在“2015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源自于历史,是人心向背决定的,是人民的选择。”王岐山同志的这一论述是我党在话语体系上的一次重要突破,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第一,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淖中愈陷愈深,在中国共产党之前,其他各阶级的先进分子分别进行了不同道路的探索,但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失败。历史的发展把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重担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国际上面对的是妄图在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体系下继续奴役中国人民的众多仇共反共的帝国主义列强,国内面对的是一个经过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后建立的有浓厚封建残余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并不存在实行现代民主政治的条件,掌握旧中国政权的国民党反动派坚持独裁专政,中国共产党不但没有合法的“在野党”身份,而且时刻面临着被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的危局,不可能通过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意义上的选举来取得国家政权,而是被迫采取了武装斗争这样一条夺取政权的道路,即“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最终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摆脱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压迫,获得了民族的彻底解放和独立,建立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在取得政权上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独特道路,这是由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是人民群众的主动选择。

      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路径实现的是一个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执政地位的新方法,但它并没有违背一个政党执政必须拥有合法性基础这一基本规律,相反,它从另一个角度雄辩地证明了任何一个政党取得执政地位都必须拥有合法性基础,也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由于近代中国反动力量的顽固强大,也基于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艰巨性、长期性和曲折性,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的过程是渐进的,首先通过武装斗争建立局部“根据地”,实现“工农武装割据”,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根据地”不断扩大和连成一片,面积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最终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执政地位,成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至强,直至成为全国范围内执政党的过程既是一个中国共产党通过理想宗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唤醒人民、教育人民、动员人民、团结人民一起斗争的过程,更是一个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日益了解中国共产党、接受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支持中国共产党的过程,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主动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的根本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的合法性基础。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其长期执政的关键。

      党取得政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在新中国成立后能够长期执政根本上也是因为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应当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也表明,那些被迫退出历史舞台、丧失执政地位的无产阶级政党,无一不是落伍于时代发展的潮流、丧失了自身的先进性使然。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长期保持盎然的生机和活力、牢固掌握政权,根本原因是其在继承发扬固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始终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赋予自己以勇于改革、与时俱进的新精神、新实践,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能发挥自身先进性,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完成使命,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的辉煌成就无可置疑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根本性作用,这也是党能够长期执政的关键。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合法性的取得和保持方面有着自身的特色,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历史的发展进程所决定的,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始终保持着自身作为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色和独特魅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关系着世界进步力量的壮大、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和最广大中国人民的命运。今天在讨论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时候,我们固然不能排斥对世界其他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以及成功经验的借鉴,但更为重要的,我们不能教条地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理论和实践来讨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问题,历史上,我们“言必称希腊”的错误已经犯了太多。正如王岐山同志指出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就要看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也在于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人民的拥护支持是党的力量之源和合法性之基。长期以来,我们党充分发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是无可动摇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是持续巩固的。

      关键词·领导地位

      党的领导地位与核心作用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南京市委党校博士石晶: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经济奇迹和中国模式,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群众性、科学性、先进性,顺应了历史的发展,人民的要求,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核心作用。

      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与核心作用形成的前提——革命性。

      1840年之后的中国,四分五裂、战乱频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毛泽东指出:“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革命的时代必然要求革命的党,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革命性。面对这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第一次彻底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他们流血牺牲,浴血奋战,始终站在革命的最前线,带领中国人民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最终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核心作用。

      其次,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与核心作用形成的基础——人民性。

      历史的主体是人民,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人民是否选择一个政党执政,关键在于这个政党对于道路制度的选择是不是反映了人民的意愿、是不是符合国情。中国共产党一登上历史的舞台,就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纲领。革命战争时期,从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减租减息、土地改革中,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宁愿露宿街头,不去扰民的纪律约束中,从毛泽东的补丁衣服、朱德的扁担、8毛钱招待陈嘉庚考察团的事迹中,人民认识了共产党、拥护了共产党、选择了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和高涨的热情,锐意改革,积极进取,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实现了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成为共产党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最佳注解。

      再次,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与核心作用形成的核心——科学性。

      中国共产党是科学性的政党,是党领导地位与核心作用形成的核心。其科学性既体现在共产党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又表现在她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品质。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党的科学的世界观。理论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只有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在历史实践中,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品质在于继承和创新,在于与时俱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共产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提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新的境界。

      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与核心作用形成的保障——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的历史是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以来,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经常密切联系实际,总结经验教训,从理论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善党的肌体,加强党的建设。从毛泽东提出的要加强执政条件下的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到邓小平、江泽民所强调的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理论,武装全党;从胡锦涛提出的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在领导干部和党员内部,不间断的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时,在全党范围内强势反腐,以高度的廉洁性和自律性来保障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领导地位与核心作用。

      关键词·成功关键

      党的领导是中国道路走向成功的坚强保证

      南京市委党校讲师、博士孟飞:中国崛起的道路给全世界提供了一条有益的启示,即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是由一个它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决定的,也是这个国家人民自主选择的结果。人们不断追问中国现代化道路取得辉煌成就的发展模式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即“中国道路的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具体发展体制+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如果把中国模式的发展历程放到历史坐标和现实维度中,我们会清晰地判断出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成功的关键。

      世界经验一再表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作支撑的政府是无法领导发展中国家独立发展的。在中国,从革命到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开创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保证了中国道路的坚定前行。中国老百姓经常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中华大地天翻地覆的变化和生活蒸蒸日上的图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回溯过去,95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改革开放的新的伟大变革,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通过这三件大事,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分裂割据、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革命党,成为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党,成为通过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国家建设的党。

      中国共产党为全世界政党作出了标杆式的示范:共产党能够随着时代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符合社会发展的领导决策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适应时代发展诉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因此,党的领导是中国道路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同志还强调,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的发展道路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在这样一个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关键发展阶段,要实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团结、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进步,决不能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展望未来,我们运用好中国道路的成功经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艰巨繁重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保证正确方向,增强发展动力,形成强大合力。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效应对国内外艰巨形势的挑战,确保中国道路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继续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解放人、团结人、发展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凝聚强大力量。(本报记者 宋广玉)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版权所有:中共南京市党史工作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05004952号-7   支持单位: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 访问量统计: 显示网站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