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南京党史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导航联系我们
今天是
今天是
学会之声     |     学会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学习研究
  • 腐败也会挨打
  • ──写在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
  • 来源: 南京党史网    
  • 华毓生 

     

      1894年7月至1895年4月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庞大的大清帝国的惨败而告终。战后签订《马关条约》,丧权辱国,给中国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快了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值此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谈论中国战败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笔者认为中国“落后挨打”的本质原因还在于腐败! 

      当时的中国政府在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之下,它是一种最腐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府。“流水不腐,户枢不蠹。”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一些觉醒之士虽然也看到了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也提出了许多诸如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科学救国、体育救国等一系列救国主张,尽管这些主张是那么的纯真、美好和崇高,但由于始终未能触及腐败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体制、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结果不仅未能扭转颓局,反而使问题更为严重。甲午战争前,中国的GDP是日本的9倍,中国的海军舰队总体上略占优势,其中的“定远”、“镇远”两舰还堪称世界领先,但惯于偷窥、偷袭别人的日本通过侦察与研究,提出“大清腐败严重”。日军参谋本部间谍尾精在其中国大势分析报告(复命书)中说,清国“上下腐败已达极致,纲纪松弛,官吏谋私,祖宗基业殆尽倾颓。”日本海军省间谍宗方小太郎则认为,中国贿赂之风盛行,地方官肆意刮削民众膏血,逞其私欲。从中央到地方,庸官俗吏献媚当道,清廉高洁之士多不容于时流。官场一片漆黑。“朝野滔滔,相习成风”。官场腐败还裹挟着司法不公,刑罚乃至生命可以被金钱左右,民怨积压深重。全民信仰丧失,人心不古,道德败坏。他断言,早则10年,迟则30年,中国“必将支离破碎呈现一大变化。”在他写完此文的第16年,果然发生了武昌起义,清朝灭亡。 

      清朝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呈现四大特点:其一在衙门的设置上呈现出大衙门化;其二在权力的结构上呈现“寡头化”;其三在体制的运行上法律化,公权私用;其四在衙门的风气上呈现卑劣化。由于行政设置上的大衙门化,大小衙门多,高官多,民众负担重,行政效率低;行政长官“寡头化”,一人说了算,一人专制;又因公权私用,缺乏监督,势必要官跑官盛行,“十分精神,七分用于结交”,公职人员把多般精力用于结交权贵贿赂上司上,所以官场上奢靡成风,请客送礼、迎来送往猖獗。“千里为官只为钱。”为了弥补开支,贪赃枉法成了官场通病。当时的清廷,慈禧带头挪用海军经费建颐和园,筹办60大寿。甲午那年风声已紧,可庆辰活动开始后,王公大臣、军界要员、各省道大员不顾“国情”,仍源源不断地将万寿贡品送往京城,慈禧仍照纳不误。还说什么自己不收贡物,就是矫情,就对不起臣下,就会犯“天以申臣下将敬之忱”的错误,为自己“均著加恩赏收”制造舆论。“上梁不正下梁歪”,下面的公职人员大肆买官卖官,变着法子冒领公款,层层盘剥,甚至侵吞赈灾钱粮。有的吃喝玩乐无所不为。两广总督岑春煊一次到陆军学堂巡视,一次宴会就用掉“数百金”。朝廷的奢靡之风刮到军队,致使军队军备松弛,管理混乱。军队大量参与走私贩私,赚取不义之财的军官则钻营舞弊、克扣军饷,士兵则自由散漫,“腰间皆斜插烟枪一支”,“平民烟酒淫赌,沉溺往返”,吃喝嫖赌无所顾忌,甚至管带也厕身其间,大敌当前“而逐声妓未归”。北洋海军训练演习时“大死靶”,先测好发炮位,定准方位、距离、标尺,待舰艇驶到预定发炮时就按事先测好的数据开炮,“百发百中”,自己糊弄自己、自己欺骗自己。在战场上,虽然不乏舍身取义、英勇杀敌的将士,但更多的是那些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之徒。在平壤之战中,清军守将叶志超胆小如鼠,一夜狂逃数百里。鸭绿江防线失守时,“逃军溃卒,势如潮涌”,有的还“沿途肆掠”。黄海大战尚呈胶着状态时,管带方伯谦、吴敬荣率先带舰临阵脱逃,慌乱中又撞坏己方军舰一艘,致使阵脚大乱,胜负天平顷刻向日方倾斜。 

      甲午战争期间,清廷还破获了一起日本军事间谍案。潜伏在天津的日本间谍石川伍一“瞄准”了时任清廷军械主管的李鸿章的外甥刘芬。刘芬是个既贪色又贪财的贪官。石川伍一经过精心策划,通过请客送礼,带刘芬到日本妓院浪荡销魂,很快刘芬就成了石川伍一的忠实耳目,不断为石川伍一通风报信。1894年7月,石川伍一就从刘芬的口中得悉了一千多名援朝清兵将在北洋舰队“济远”、“广乙”、“操江”三舰护送下,乘坐英轮“高升”号去朝鲜仁川的消息。结果直接导致“高升”号中途被日本联合舰队击沉,船上九百多中国军人和中外水手罹难。参加护送的北洋军舰“广乙”舰被击溃,“操江”舰被日军俘虏的重大损失。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确凿无疑的;腐败同样要挨打,这也是确凿无疑的。值此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让我们牢记这一历史教训,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决不能容忍腐败、姑息腐败。 

      作者系原南京市鼓楼区政府调研员)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版权所有:中共南京市党史工作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05004952号-7   支持单位: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 访问量统计: 显示网站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