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1948)
刘亚生,男,又名刘立贞,化名刘伟光,河北河间人,1910年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刘亚生从小酷爱读书,192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保定第二师范学校。1932年暑假,考取北京大学历史系。在北大读书期间,刘亚生参加了左翼文学团体“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6000余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示威游行,国民党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逮捕爱国学生。刘亚生也遭到敌人逮捕,后经党组织营救获释。1936年,刘亚生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大举入侵中国。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刘亚生奔赴抗日前线参军,被分配在八路军三五九旅旅部当秘书。1942年,刘亚生担任三五九旅政治部宣传科长,部队驻在陕西绥德,然后又移驻延安附近的南泥湾。1944年,三五九旅南下,到达湖南,刘亚生曾担任部队宣传部长。这支部队活跃在湖南、江西、广东、湖北一带,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和敌伪顽势力。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刘亚生担任三五九旅政治部副主任,部队驻扎在鄂豫皖根据地。
1946年6月,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撕毁双《双十协定》,对解放区全面进攻。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三五九旅奉命撤出鄂豫皖根据地,北上奔赴延安。8月7日,部队进入秦岭,刘亚生因患重病,经组织安排,离开部队化装去延安。当走到陕西黑山镇附近时,刘亚生被国民党军队发现并捕获。刘亚生被俘后,化名刘伟光。敌人将他押解到西安集中营,敌人审讯刘亚生时,他始终说自己是教职人员。后因叛徒出卖,刘亚生身份暴露。胡宗南知道刘亚生的真实身份后,在1947年3月初的一天,亲自到集中营做刘亚生的工作,以少将参议的职位收买他,刘亚生断然拒绝,并驳得胡宗南哑口无言。9月,胡宗南部以献高级战俘的名义将刘亚生押到南京。刘亚生被关押在国防部保密局看守所。入狱的第一天晚上就被提审,敌人在他身上试验一种新式刑具,把刘亚生的身体完全搞垮了,但他的革命意志依然坚如磐石。
1948年底,敌人将刘亚生押到燕子矶,敌人说:“给你最后一点时间考虑,你到底有没有一点转变的可能?”这时,北方传来解放军大炮的轰鸣声,刘亚生轻蔑地扫视敌人,豪迈地说:“听!这就是我的回答!”敌人最终把刘亚生推入了长江,刘亚生牺牲,时年3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