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6-1948)
朱建国,男,又名朱镇国,江苏睢宁人,1916年,出生在一户贫苦人家。幼年的朱建国读过私塾,因而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基础。后他毕业于国民党中央军校六分校。抗日战争初期,他在国民党军队中充当中、下级军官。1942年,他进入国民党陆军大学学习,并开始与中共地下党组织接触。朱建国仰慕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也读了一些进步书籍,对革命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他积极要求为革命工作,继而赴河南桐柏山解放区寻找党组织,后与党组织取得联系。1943年,经地下党组织研究,决定吸收他为中共党员。从此,朱建国开始秘密从事革命情报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后,朱建国在国民党天津前进指挥所任少校参谋。1946年春,党组织派他打入国民党北平第十一战区长官部工作,任少校参谋。他对敌军的配备及调动部署知之甚详,甚至有的作战计划都是朱建国亲自拟定的。每当得知敌军情报或者他本人拟定计划时,他都及时准确地送交给地下党组织,使中共军队对敌军活动了如指掌。1947年4月,朱建国在天津与北平陆军医院护士高慧磷结婚。新婚不到半年,中共北平地下电台被敌破坏,他受牵连被捕入狱。被捕后,他被转押到南京中央军人监狱。在狱中,他受尽酷刑,腿疼得难以站立,他以微笑对之,并安慰难友们说:“还能撑得住。”难友,他经常向难友们生动地讲述世界大战的历史,并对难友说:“假如枪毙我,我一定用从容的态度去赴死。”
1948年10月19日,当他听到敌人喊他的名字时,泰然地向难友告别,并留下两份遗书。一封给家人,另一封给同室难友,他写道:“2号难友,我的遗物除把大衣交给内弟陈鹏做为埋葬之用外,其余的给难友使用。”写完遗信,他将笔一扔,转身向赵良璋他们招手:“来!喝一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说:“我此刻心情平静,可以说是从容就义吧!”当天,朱建国在中央军人监狱刑场牺牲,时年32岁。